2017-09-12
傅军民 宣明典居董事长、平仄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尽管我们在约采访拍摄时有提议,但他还是没有穿中式服装。见面的时候问他为啥不配合,他说他平时就是这样,穿了不是自己,就不自然了,也装不出来。他说儿子叫他“土包子”。他还说,过多地去伪装自己,人就很难看懂你。好吧,我就当他是为了在采访中更真实地呈现自己吧。
从事传统家具二十年,喜欢老东西
他让我们看他手机里的几张照片,是在故宫拍的汉白玉石栏杆,石头因风化而呈现斑驳的裂纹,他为此啧啧称叹、迷恋。
问起喜欢哪个朝代的风格,他觉得很难一概而论,要说喜欢,现在很喜欢魏晋的壁画,那般的色彩和线条,无与伦比。现在也想找一件案上屏风,老的,有味道的。然而这不是想买就能买来的。
“出身东阳,从事传统家具制作二十多年,2001年创办‘宣明典居’古典家具品牌……”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让人想象他出身“东阳木雕世家”。然而他只是轻描淡写笑笑说爹妈是农民,自己也是农民。
倒也真实。中国文化经历断层,无论是书香门第,还是工匠传承,哪个没有经历过断层?无非是到了开放年代,后人为了生计,兼着周围环境的影响、一点技艺的遗传,重新捡起,或是另开张,再认祖追宗,标以“世家”身份。
傅军民创办了宣明典居,制作的古典家具种类很多,明式和清式的,如《清明上河图罗汉床》《郎世宁花鸟顶箱柜》《嵩献英芝图插屏》等经典作品拿过许多家具设计大奖。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市场,大多热衷明式风格。为什么呢?是明式的简约,明式中的“文人雅士”气质更打动当代人心吗?
傅军民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明韵虽是我们对明式家具整体风格的总结、提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升华,但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仅限于明代。明韵蕴涵着魏晋的隐逸,盛唐的秾烈,两宋的飘逸,蒙元的奔放,是古代先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正因具有这样的气质和思想内涵,明式家具吸引着后来者竞相学习、效仿。明韵体现的不仅是器形之美,更是精神和思想凝聚成的一种气质。但落实到某件明式家具上,这种气质未必尽数体现。而且即便有些明式家具从成器时代的角度看是美的,但时过境迁,用今人眼光检视便难说尽善尽美。因此,明韵给当代家具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但如果说追古,傅军民更着眼于宋式家具,他认为宋人的风雅更甚于明代,宋式家具也更简约,更具神韵。
尚古,却不屑于单纯仿古
对于古物,他内心是有些纠结的。既尚慕古风,留恋一些老味道,又自信自己也能做出不输古人的家具。
所以,在他的古典家具作品上,能看出尚古,却又有“原创”的味道。
他说,“抄”解决不了长远问题。抄来的东西只是外在相像,看不到内在的气质。而气质决定了家具的高度。
明代家具集唐宋以来艺术研究与工艺制作之大成,一直被誉为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成为当前古典家具制作的主要仿制对象。但与大多数简单的模仿复制不同,傅军民坚持在继承前人科学工艺与精神风貌的基础上,表达现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他设计开发的每一款家具,看似古典,但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与修改。
如明式典型的扇形官帽椅,最具符号性的中国古典家具,傅军民在制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不仅提高了扇形官帽椅的当代适用性,也使它出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全新气质。
宣明典居-扇形官帽椅
“在器物制造中,方与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气质。我对扇形官帽椅的定性是刚柔并济,在刚毅与张力之间荡漾一股大气。”傅军民说。他将点、线、面三方面元素重新排布,整体融入方材元素,搭脑、扶手和联帮棍以及鹅脖都采用方材制成,但其中也巧用了一些圆的成分。比如将面边加宽,坡面倒圆,格角相拼后, 内侧碰尖倒成圆角,打造出一种智圆行方、内柔外刚的气质。还创造性地通过一些细致的改良手法,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更符合当代人的坐姿习惯。
从最初开始着意修改王世襄书里的扇形南官帽椅,到所著《筑器寻韵》中详述的版本,再到最近推向市场的最新版,傅军民前前后后改动了10余次,共计推出5个不同版本的官帽椅。
傅军民说:“个人认知和审美是随着人生阅历的日渐丰富而不断变化和成长的。 因此,这一生都要不断体悟,追求更完美的工艺设计和制作。一句话,‘一把椅子做一生’。”
若真是这样,等他年老的时候,可以做一场“官帽椅展”,以此总结他的家具艺术创作里程,也通过官帽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
走出传统,做原创设计的家具
从市场来说,做传统家具、仿古家具,相对要安全。但一方面,传统家具体系完整,有严格的范式,相当的束缚,有些想法也不适宜加诸其身;另一方面,“新中式家居”市场兴起等因素。促使傅军民和他的团队于2014年创办了一个原创家具品牌“平仄”。
傅军民用三个词汇描述了平仄的气韵——中式、新、简约。“首先,平仄是中式家居品牌,这个‘中式’不是通过统计运用了多少中式设计元素得到的,而是家具整体风格给人的感觉;其次,平仄是新中式家具,这个‘新’也不是通过统计有多少时尚元素得到的,而是看家具的功能、审美与当代人文的融合度;第三个词汇应该是‘简约’。它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层面的富有,不是张扬的、表面的,而是浸透在骨子里的。”
或许,平仄也是他崇尚宋式家具风格的一种结果。比明式更简约,在精神上直追宋式。省却那些繁杂的雕刻和构造,寻求器型上的美感,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表达宋式的情怀,和对中国雅文化的尊崇。
尽管平仄参加了多次以“新中式”为主题的展览,但傅军民似乎并不太认同“新中式”这一词,或者说不认同“新中式队伍”。就像艺术家们不愿被归入“当代艺术家”或“后现代艺术家”这样的队伍一样,更愿意游离在外,自己做自己的。
然而,他在平仄身上,确实是采用了“中式”和“新”。如榫卯的革新、新材质新技术的使用,运用过往所积淀的审美,在反复试验和恰到好处地拿捏中,造出一种让人熟悉又新颖的新中式来。
多彩竹嵌捧盒
在工厂里,他的茶室中,一尊木雕佛造像旁,摆放着一只景泰蓝提盒,大片无掐丝阻隔的蓝,十分醒目,却又显得很干净,令观者感到“内心的宁静”。
自平仄创立起,傅军民就以“试试看”的态度,对传统技艺进行深挖,却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用柔软的扁铜丝在铜质胎型上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而傅军民的这件得意之作景泰蓝提盒,并没有掐丝,外观极为平整,表面隐约呈现出“抽象水墨”的效果,这在之前从未有过。
景泰蓝提盒
竹嵌屏风也是傅军民的得意之作,寄寓了他对“工”的追求、“匠”的精神,和外观“极简”、“内心宁静”的崇尚。在这件极简的屏风中,隐藏着极其繁复的榫卯技艺。榫卯结构或许常见,但是由千万竹片榫卯相接而成的竹嵌几何屏风却几乎绝无仅有。平仄的竹嵌屏风采用的是曾为贡品的浙江东阳竹嵌工艺,与竹编相比,竹嵌更精致纤巧、平整挺括,以类似木格榫卯的方式相连,自然更费功夫。
竹嵌几何屏风
“又不是做宇宙飞船,做个家具用得着这样吗?”很多人不懂傅军民的执念。事实上,同时作为品牌设计师和经营者的他心情也是复杂的。工艺的提高,意味着人力、时间和成本、售价都相应提高,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慧眼识货的顾客也有很多在听闻价格后望而却步。“别人都说‘你疯了’,但是没办法,我必须这样做。工匠工匠,除了要有工,还要有匠,独具匠心就是说你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重复这一层面,而是要沉下心来有所思考、有所突破。”
实际上,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多树立几个手艺精湛的竹编师傅的经典形象或让他们多收几个徒弟,就完成对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傅军民认为,我们谈手工艺复兴,复兴不等于复活,而应该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应现实的发展和继承。“不以古人为成法,不因时尚而迎合,坚持独立的审美与思考”,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对于傅军民来说,当手工艺真正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也就成功地实现了它的文化转型。
所以,他是想用平仄来探索关于“传承”的命题。
最近喜欢“空白”,简简单单就好
问他最近喜欢什么风格,他说:“空白。”
曾经有位英国学者在看了平仄家具之后,认为平仄系列作品用自己的设计语言表达了中国人当下追求的生活方式,其内核是中国气质。在物质丰富甚至过剩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希望不经意间在自己生活当中获得对世界的真实体验。这种追求反映在西方设计中是极简,但中国传统美学很早就注重视觉上的留白和空灵,追求的是物我一体的宁静,抛开物质世界的喧嚣,寻找自然、简单、空无中蕴含的禅意。
中国留白、空灵、宁静的气质,可以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寻得。就像纪实性电影里悠长缓慢的甚至百无聊赖的长镜头。
两年前在上海某国际家具展时,起伏连绵的巨石形屏风围出的平仄展位,吸引了非常多的目光,甚至不少人咨询这非卖品屏风的价格。傅军民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被这巨石屏风吸引,就因为它很简单明确。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傅军民从小生活的村庄边的嶙峋巨石,它也能让许多人一下子勾连起生活的记忆。
“我们追求安静的东西,安静的东西不需要太多符号,用很简单的方式去表达就够了。我们做家具一样,贴近生活,用最简单的、放松的方式去表达。”